14 April 2012

12Apr2012- Études of oblivion/遺忘的練習曲@台北愛樂梅哲文化館


手風
琴:李承宗/ Bandoneon: Chen-Chung Lee 
低音大提琴:蔡歆婕/ Double Bass: Hsin-Chien Tsai
笛:梁禮昇/ Flute: Shaun Liang
琴:陳永禎/ Piano: Yu-Jeng Chen 
小提琴:王致翔/ Violin: Chih-Hsiang Wang
期待已久,終於遇上這場于台北愛樂梅哲文化館的演出。
如果入手57 minutos con la realidad》和《María de Buenos Aires》算數的話,幾年前,我也算聽過Ástor Piazzolla一段時間。Piazzolla是將南美探戈音樂帶入古典樂與爵士殿堂的阿根廷大師,但當時我渾然不知他專精的bandoneon和一般手風琴(accordion)屬於不同類樂器,亦未再去深究Piazzolla本人錄製的現場或專輯。一般人印象中的手風琴為一手彈奏鍵盤、一手推拉風箱,而bandoneon手風琴是兩手都需按鍵,不僅風箱收攏與拉開發出的聲調不同,bandoneon的按鍵排列,亦非照音階高低,而是配合和弦。因此,bandoneon入門的難度較accordion高出許多。
然而,就是有人聽了Piazzolla之後,可以愛到發願學習bandoneon並費盡千辛萬苦、從阿根廷買回這種在其他國家幾乎找不到的樂器;之後,甚至遠赴阿根廷拜師學藝!我何其有幸,認識此位現在已有資格舉行售票演出的主角,這或許是在台灣得見bandoneon演奏的唯一機會呢。原來bandoneon的風箱拉長時需要支撐,所以樂手得坐著、或維持一腳踏椅子的站姿。Bandoneon的樂音,比起accordion更像風琴,讓我不禁想起小學唱遊課時,老師踩踏彈奏風琴的回憶。當晚曲目除Piazzolla以外,尚包括以bandoneon solo詮釋的巴哈與莫札特作品,一首承宗的個人創作,以及其他多位樂手排列組合的獨奏或合奏。我特別喜歡Cosentino的兩首曲子,駕馭低音大提琴的蔡小姐好帥氣!全部樂手加入的大合奏曲目,自然比較能掀起氣氛,由於座位離樂手很近,當他們隨較為激情的拍子一同大力吸氣時,我也被搞的緊張起來(焦點錯誤),最後照例奉上的返場曲亦為Piazzolla,可惜我才疏學淺,聽不出是哪首。
寫文時,當然得搜尋Piazzolla的影片朝聖。我覺得大師比較習慣在拉開風箱時彈奏,然後快速闔起風箱,所以演出時頗有人們唱歌得換氣的感覺,承宗倒是在開闔時都有彈出音符。箇中道理,我說不出所以然,或許日後有機會再詳問吧。
最後,不能不提以梅哲(Mazer)命名的會場。Henry Mazer是將台北愛樂一手帶大的知名指揮家,十幾年前,我曾在國家音樂廳看過一場他指揮的音樂會。曲目早就忘了,但老人家蹣跚步出後台,顫巍巍登上指揮台的身影,卻深植內心至今。位於地下室的梅哲文化館演奏廳,容納不過百人,牆上掛著多幅梅哲側拍,彷彿他仍照看著台北愛樂一般。
以下是少少的照片、曲目,和一首精采絕倫的Piazzolla現場。與大師合作的樂手個個身懷絕技,起頭的爵士鋼琴聽的人痴醉,中段小提琴獨奏又淒絕地令我落淚,好想知道這場有沒有發行CD阿。




曲目:

Piazzolla: Los Suenos
Mozart: Sonata K.331 Mov.3
Piazzolla/ Marconi: Lo que Vendra
Piazzolla: Tango Étude #1
Piazzolla: Tango Étude #4
Piazzolla: Tango Étude #3
Piazzolla: Decarissimo
------Intermission------
Bach: Prelude & Fugue in #C major BWV 848
Bach: Violin Sonata #3 Largo BWV 1005
Bach: Gavotte BWV 816
Cosentino: Elegía para un Idolo Caído
Cosentino: Fuera de Serie
Lee:
風景即興- 恆春印象
Ponce / Heifetz: Estrellita 

Piazzolla: Oblivion
Piazzolla: Escualo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Piazzolla: ??


3 comments:

kontracello said...

李承宗 + 王致翔 很明顯還是 2001 年送舊音樂會的組合 XD

Sylvia said...

@kontracello

有聽說他們合作很久,但不知道是從那麼古早以前呢。

violindevil said...

http://arts.ntu.edu.tw/Event.aspx?PID=03a80c27-fc26-462f-9355-86cbb89c747e&ID=0880ace2-997c-438b-9bab-649ee324280c

夜最深的時候,午夜的零點時分,
在小教堂角落的座椅,把耳朵張開,
在手風琴的吟唱與呼吸之間,彼此交換心裡最深的秘密…

生前,他從傳統音樂裡淬煉出來新穎的音樂語言,被捍衛傳統的人士視為離經叛道;但死後,全世界的樂迷開始為他的音樂傾倒瘋狂,成為探戈文化在全球風行的精神代表….他是阿思特.皮亞佐拉(Astor Piazzolla),二十世紀阿根廷最重要的作曲家、手風琴演奏家。他所創造的新探戈音樂,將西方古典音樂的形式、爵士樂的元素融合在傳統的探戈音樂之中,把抒情、奔放、詼諧、哀傷全都揉稔在樂句的起落之間,探戈音樂此後有了不同的意義,開展了不同的風景。

皮亞佐拉在晚年發行三張被視為二十世紀音樂精粹的重要作品,其中以1986年9月發行的專輯《探戈零時零刻(Tango: Zero Hour;Nuevo Tango: Hora Cero)》最讓人稱道,被認為是他所有錄音作品中最傑出的一張 ,專輯中除了收錄他著名的天使米隆加舞曲之外,還有他的傑作「五重奏協奏曲」。皮亞佐拉與共同錄製專輯的新探戈五重奏(The New Tango Quintet)成員從1978年開始合作,在錄製Zero Hour專輯時,他們已合作近十年,此時皮亞佐拉也到達新探戈的創作高峰,專輯中收錄的七首原創作品,將他的新探戈音樂風格發揮到極致。